吳振同志生平
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、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,天津市委原副書記、副市長、市委書記(當時設有第一書記),政協天津市第七屆委員會主席,天津市第十一屆人大常委會主任吳振同志,因病醫治無效,於2025年10月18日7時19分在天津逝世,享年103歲。

吳振同志遺像
吳振同志,曾用名吳進智,河北阜平人,1922年6月出生。早在青少年時期,他就接觸進步思想,抗日戰爭爆發後,滿懷抗日救國熱情,積極投身本地抗日救亡活動。1938年3月參加革命工作並加入中國共產黨,先後擔任河北省阜平縣青年抗日救國會主任、縣委青年部部長、縣抗日救國聯合會主任兼民運部部長、組織部副部長、縣議會議長、縣長。1946年起先後擔任冀晉區、北岳區大生產委員會秘書兼行署農林廳秘書、華北人民政府農業部秘書室主任。在抗日戰爭、解放戰爭艱苦惡劣的環境和復雜激烈的對敵斗爭中,他立場堅定,英勇頑強,不怕犧牲,大力宣傳黨的方針政策,廣泛動員群眾開展“反掃蕩”“反蠶食”、擴軍支前、土地改革和大生產運動,出色完成了黨組織交給的各項任務,為建設根據地、鞏固民主政權、奪取革命勝利進行了不懈斗爭,作出了積極貢獻。
新中國成立後,吳振同志先後擔任農業部農政司副司長,農業部行政乾部學校黨委書記、副校長兼農業雜志社社長,農業部宣傳局副局長、局長,部機關黨委副書記、辦公廳主任,1964年任農業部副部長、黨組成員。其間,他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農業工作的方針政策,致力於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,經常帶隊深入農村一線,了解農民生產生活情況,圍繞國家農業發展形勢和重點任務開展調查研究。采取多種辦學形式,加快培養各類農業管理乾部和技術人纔。積極做好農業宣傳和擴大對外交流,1960年率團參加印度新德裡世界農業展覽會並擔任中國館館長,展覽期間中國館引發當地民眾參觀熱潮,受歡迎程度遠超預期,有力展示了我國農業發展成果,深化了與發展中國家的農業合作。“文化大革命”中受到衝擊和迫害,他始終對黨忠貞不渝,堅守共產主義信念,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氣節。1977年在農林部恢復工作。
1978年,吳振同志調到天津市工作,先後任天津市委副書記、市革委會副主任、副市長、市委書記、政法委書記。他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的路線方針政策,按照黨中央統一部署,在市委領導下開展揭批查斗爭和整黨工作,堅持實事求是、有錯必糾的原則,大力推動撥亂反正,堅決平反冤假錯案,有效解決了“文革”及以前的大量歷史遺留問題,推動各項工作較快步入正軌。針對80年代初天津市工業生產、人民生活嚴重缺水問題,他積極組織推動新中國第一個跨流域大型引供水工程—引灤入津工程建設,多次主持召開會議研究建設方案,帶領有關部門和專家深入實地反復勘察比對,科學設計工程路線,加強指揮調度,協調解決施工問題,有力保障工程順利建成通水,結束了天津人民長期喝苦咸水的歷史,極大改善了人民生活質量和生產條件。兼任市委政法委書記期間,他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市委要求,牢牢把握政法工作方向,大力推進政法戰線領導班子建設和乾部隊伍建設,注重依靠群眾做好政法工作,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,在改善社會治安、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、維護大局穩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。
1987年至1988年,吳振同志擔任政協天津市第七屆委員會主席、黨組書記。他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,團結帶領市政協領導班子成員,聚焦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、民主法治建設等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問題,認真履行政治協商、民主監督、參政議政職能,緊密團結市各民主黨派、人民團體、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為天津發展獻計出力。組織政協委員深入開展視察調研活動,就落實義務教育法、振興天津紡織工業等重點工作建言資政。認真貫徹落實黨的統一戰線理論方針政策,組織開展多項海內外文化交流活動,與黨外人士廣交朋友、合作共事。注重總結人民政協工作的寶貴經驗,積極推動市政協相關工作制度化、規范化、程序化。
1988年至1993年,吳振同志擔任天津市第十一屆人大常委會主任、黨組書記。他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職責,緊密圍繞全市中心工作,認真組織開展立法、監督、代表等工作。他高度重視地方立法工作,任期內組織制定《天津市計劃生育條例》《天津市綠化造林管理條例》《天津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》等地方性法規24項,為推動天津市深化改革、擴大開放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、保護公民合法權益、維護社會穩定提供堅強法治保障。著力加強民主法治宣傳,組織召開現行憲法頒布十周年紀念大會,深入開展普法教育,增強群眾憲法意識和法治觀念。注重依法行使監督職權,堅持把法律監督作為監督工作重點,組織常委會定期聽取審議法律法規執行情況報告,抓好對企業法、經濟合同法、土地管理法、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,推動有關方面履職盡責、改進工作。充分發揮市人大代表作用,組建並推動各專業代表組根據專業特長,積極參與市人大常委會立法、執法檢查、評議等工作和專項視察、調研等活動,拓展代表工作的廣度和深度。注重加強市人大常委會自身建設,先後制定市人大常委會議事規則、常委會組成人員守則、聯系代表辦法等多項制度規定,不斷提昇依法履職能力和水平。
吳振同志從天津市領導崗位退下來後,堅持學習黨的創新理論,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,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,自覺增強“四個意識”、堅定“四個自信”、做到“兩個維護”,充分彰顯一名老共產黨員的堅強黨性。他始終關心天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,全力支持市委、市人大常委會、市政府、市政協的工作,充分發揮自身優勢,積極建言獻策,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奉獻光和熱。他不顧年事已高,熱心公益事業,擔任天津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名譽會長期間,以關心下一代為己任,凝聚和帶領一大批老乾部、老戰士、老模范,大力開展愛國主義和理想信念教育,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,為廣大青少年健康成長奉獻了全部愛心。擔任天津市老區建設促進會名譽會長期間,積極組織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幫扶革命老區建設,為革命老區振興發展作出積極貢獻。
吳振同志是中共第十三次、十四次、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,第七屆、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。
吳振同志在近90年的革命生涯中,始終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,始終忠於黨、忠於國家、忠於人民,對黨和人民的事業兢兢業業、鞠躬盡瘁。他堅持原則、顧全大局、旗幟鮮明,堅定不移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。他事業心責任感強,堅持理論聯系實際,注重通過深入調研發現和解決問題,工作細致講求實效。他作風民主,平易近人,善於傾聽他人意見建議。他牢記並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,關心群眾疾苦,為群眾辦實事、解難題。他胸懷坦蕩,公道正派,嚴於律己,清正廉潔,對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嚴格要求,不搞特殊化,贏得了廣大乾部群眾的尊敬和愛戴。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、奮斗的一生、為黨和人民無私奉獻的一生。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永遠值得我們學習。
吳振同志永垂不朽!

